美國五月份的就業報告出爐,跌破「所有」專家眼鏡。在疫情仍然十分嚴重的情況下,失業狀況沒有惡化,反而多了二百五十萬個新工作。左派的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,忍不住酸說,不能排除勞工部就業統計局的統計有問題,「川普的年代,什麼都有可能」,雖然馬上被「所有」經濟學家痛罵,但也顯現這個數字的驚人。
而二百五十萬的新工作裡,有十分之一由牙醫診所貢獻。牙醫們現在雖然還是苦哈哈,但隨著各州逐漸開門,美國牙醫協會也訂立看診標準,診所人氣慢慢回復。疫情二次爆發是肯定的,但顯然美國經濟還是要運作下去,以前人家說,日本人是經濟動物,時間過去我們才知道,美國人才是這世界上真正的經濟動物。
牙醫這行業,就是美國經濟活動的代表。
有個電影(忘了片名),演一個美國人在法國鄉間的葡萄園居住,有天突然來了個美少女,還沒開始聊,主角就說,你美國來的,對不對?美少女回,你怎麼知道。這一口美麗的白牙,只有那些有錢的美國人才整得出來。
美國全國牙醫約二十萬人,洗牙師的數目略多,大約為二十幾萬人,牙醫助理則約四十萬。想像一下,近一百萬人的工作,都和牙齒有關,這還不包含相關上游製造、服務業,可以說,幾百萬的美國人,都和牙齒產業相關。在比較貧窮的國家,沒有這種規模的牙齒產業。對有些人來說,那是醫療浪費,沒洗牙也不會死,美國人每半年就要洗一次牙,錢太多嗎?美國人牙齒太嬌貴嗎?但我看到的,卻是多贏的局面。為了更健康、更漂亮的牙齒,美國人賺更多的錢來付給牙醫,同時也創造了這個幾百萬人的行業,產生其它更多的經濟需求。每一個行業,都這樣正向循環,而讓美國變成這樣一個瘟疫都擋不住的巨型經濟火車頭。
中國雖然放棄了追求GDP成長的目標,但不表示共產黨就敢不管經濟。最近鬧得很大的地攤經濟,就是共產黨沒招對付失業人口的證據。共產黨也知道醫療產業是中國所缺乏,而且是可以拉動內需的產業,所以列為近期重大經濟政策。但就拿這個牙醫產業來說,這是美國在二百多年經濟自由發展才達到的境界,沒錯,兩百多年。華盛頓一生都受牙痛所苦,所以兩百多年前的牙醫資源很有限,科技很落後,連總統都滿口爛牙而無能為力。現在美國每百萬人,約有六百個牙醫,中國連一百個都不到,這還是在美國牙醫學會的嚴格控制下,不然美國會有更多的牙醫師。
中國如果要搞牙醫大躍進,提升到美國的水準,那要製造出多少赤腳牙醫?內需產業,沒有那麼簡單,沒有時間,沒有制度,做不到。最後還是只能回到地攤經濟、外送經濟。這才是中國真正的經濟問題,才是美國經濟為什麼強大的背後原因。